从议会大厦跨过马路前往北侧市政厅公园(Rathaus park),在Dr karllueger Ring 内环路上,我们最先看到公园边角上耸立着一个造型特立的纪念碑,这是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总理、第二共和国总统卡尔.伦纳(Karl Renner,1870 --1950)的头像纪念碑。这是在奥地利第二共和国成立十周年1955年奠基,两年后建成的。对于这个雕像造型,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总理的鸟笼”。
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1945年苏联的坦克部队正向维也纳进军途中。4月4日那一天,一个74岁的奥地利老人来到苏联占领军队伍跟前,他向红军的前线指挥官提出请求:不要在维也纳打砸抢,给维也纳人民以人道主义的待遇。这个老人就是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总理卡尔.伦纳。卡尔.伦纳随后还给斯大林写信,毛遂自荐由他出面组织奥地利政府。在他的努力下,奥地利成立有各方政治势力代表的政府,1945年11月卡尔·伦纳被选为战后第一任总统。卡尔·伦纳是奥地利的功臣,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这个民族作出不了可磨灭的贡献,使这个国家避免了邻国匈牙利、捷克等国沦为苏联附庸的命运。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指的是奥地利历史中自1919年奥匈帝国崩溃起,至1938年德奥合并之间的时期。奥地利第二共和国从1945年开始至今。中间隔着的是德奥合并时期。卡尔.伦纳1870年12月14日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小村的小农场主家庭,1896年维也纳大学毕业后加入社会民主党,后为律师,从1907年起任下院议员,鼓吹统一多瑙河地区经济、建立联邦制,以挽救奥匈帝国。作为杰出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政治家,他在1918年至1920年间担任过奥地利共和国总理,1945年复出至1950年间任奥地利第二共和国总统,一生醉心于“哈布斯堡帝国梦”( Habsburg Monarchy),呕心沥血直至1950年12月31日任内逝世,被后人尊称为奥地利国父。
卡尔.伦纳是一个传奇般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而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始人。其学术思想延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开创性地走向实证分析之路,故有人称其思想为“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作为《私法的制度及其社会功能》(1929)。在那个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度奉为“圣经”或教条的年代里,他所开辟的一种迈向实证的马克思法学研究之态度,一度受到冷落甚至打击。如今,分析实证的思潮不断兴起,政治意识形态与纲常化的阶级论教条正逐渐淡出,如何以一种分析实证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成了当今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尤其是,在不断强调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下中国,我们有必要重新面对这个理论问题。卡尔.伦纳正是这一学术进路的先驱。
评论